-
周易
周易
《周易》:并非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的发展在夏朝时期产生了《连山易》,在商朝时期产生了《归藏易》,在周朝时期产生了《周易》。《连山易》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,由伏羲氏所创。由于时间的原因,《连山易》和《归藏易》已失传,只剩下《周易》。所以周易是出自于《易经》的,它承载了过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,虽不乏文采和哲理,是国学(内含儒道两家思想)重要经典之一。
《易经》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,是古代汉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结晶,被誉为“大道之源”,是古代帝王之学,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商家的必修之术。 《易经》含盖万有,纲纪群伦,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;广大精微,包罗万象,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。
周易一书,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,乃是借占卜写修身。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,人身不正,处世即不正。人若生病,事业亦必荒废。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,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。易经的存在,是互补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。人体经络运行不正,就要有是非灾厄。
易经,周行不易,读完后,唯留“中正”二字。
不易者,中正之”道“也周易的记载
易:改变;经:书籍。《易经》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。由太极图和易经,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其主要内容。
1、伏羲依照“河图”之启示而演成八卦,形成了《易经》典籍的核心内容,《易经》之五大规律也出自于“河图”之启示。
2、《易经》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,用“阴”和“阳”两个基本要素,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。“无极生有极,有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(即阴阳),两仪生四象(即少阳,太阳,少阴,太阴),四象演八卦,八八六十四卦”。 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;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;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。每卦及卦爻的含义有单独的章节进行释义。
3、以《易经》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之核心,包含了:对立统一、阴阳互根、阳逆阴顺、此消彼长、物极必反等规律,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居安思危、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,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——和谐意识。
4、《易经》规律运用之“无我”和“有我”的二重境界:
⑴、“无我”之境界(道法自然):
易经-八卦图
①、船到桥头自然直:“无我”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;
②、顺其自然:“无我”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。
③、“无我”境界之表现:善恶终有报、恶人自有恶人治、敬天认命、逆来顺受、船到桥头自然直、为无为则无不为等等。
④、“无我”境界之古法:“道法自然”。
⑵、“有我”之境界(人道合一):
①、探索真理:“有我”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;
②、自我实现:“有我”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。
③、“有我”境界之内涵:“仁义礼智信”之伦理原则、“温良恭俭让”之传统美德、“忠孝勇廉”之高尚品格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和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之思想境界、以及“勇于探索、自强不息”之开拓精神等等。
④、“有我”境界之理想:“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”。
广义的《周易》,分为“经”和“传”两部分。中国的易经博大精深,高煜翔多年的《易经》研究,提倡辨证研究中国古典文化,用物理的方法来诠释易经。高煜翔,河南南阳唐河人,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,现为阴阳易辨派创始人、河南省易学会命理特约顾问、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学会理事、中华中医研究协会特约顾问、国际阴阳五行研究协会顾问。提倡辩证研究中国的易经。《易经》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、宗教、医学、天文、算术、文学、音乐、艺术、军事和武术。从十七世纪开始,《易经》也被介绍到西方,并作为变化的哲学运用于现实生活。关于“周”的解释
东汉郑玄《易论》,认为“周”是“周普”的意思,即无所不备,周而复始。而唐代孔颖达认为“周”是指岐阳地名,是周朝的代称。有人认为《易经》流行于周朝故称《周易》。《左传》多处明确提及《周易》,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记“周史有以《周易》见陈侯者”的记载;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有著名的穆姜用《周易》解随卦,提出了元亨利贞“四德说”的例证;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有“在《周易》,女惑男、风落山谓之蛊”的说法。
关于“易”的解释
1.易由蜥蜴而得名,为一象形字,此说出自许慎《说文解字》;而蜥蜴能够变色,俗称“变色龙”,所以“易”的变易义,为蜥蜴的引申义。
2.必须指出,理解西周之“易”,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。礼指从容之节,易即雅乐,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,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。《周易》保存了西周钟鼓“交响乐”的框架规制,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。
3.日月为易,象征阴阳,揭示阴阳循环交替之理。
4.日出为易。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,也是“干”的本义。
5.易是占卜之名。
6.变易、变化的意思,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,故此《周易》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。
7.交易,亦即阴消阳长、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。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。
8.易即是“道”,恒常的真理,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,恒常的道不变。《系辞传》:“生生之谓易”。生生不息,义似“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”,体会生命之美、日新又新。
9.易是由双手拿小石子(原始衍数工具)互换的意思,甲骨文易字是双手与小石子互易的象形,周的本意是地上画的地图,周易本义则是在地图中摆上小石子,双手拿小石子互换变易来进行数理衍算的名称。在伏羲生地的甘肃西和县仇池山周边地域还能见到,俗名叫“走游罡”。地图中放的石子叫“游子”,手中的石子叫“握子”。在具茨山岩画中就有与走游罡完全相同的地图刻画符号。在《周礼》“太卜”的记载中,亦有《三易》的说法;《三易》是指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和《周易》,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。据说“连山”是夏朝的占筮书,“归藏”是殷商的占筮书,“周易”是周朝的占筮书。东汉郑玄的著作《易论》认为“易一名而含三义:简易一也;变易二也;不易三也。”按《易纬·乾凿度》卷上开篇说:“易者,易也,变易也,不易也,管三成为道德苞籥。”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:“简易”、“变易”和“恒常不变”。
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:
1.顺乎自然的,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;
2.时时在变易之中;
3.又保持一种恒常(易)。
如《诗经》所说“日就月将”或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”,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,这是简易;其位置、形状却又时时变化,这是变易;然而总是东方出、西方落这是“不易”。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和《周易》,其实是对“走游罡”方法在不同朝代的叫法,夏朝叫“连山(山通三)”,是指把三方的掌上石子数连起来。“归藏”的‘归’是指把三人展在一块的手掌上的石子数加起来,‘藏’是指把石子藏在身后双手互易暗握藏,握定后同时展出把三只手掌上的数又归起来,如此重复。“周易”的‘周’是地上画的图形义,名叫“罡”。‘易’是双手暗握互易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卜》“掌三易之法:一曰连山,二曰归藏,三曰周易”。‘掌’是手掌,‘三’是三人各拿三个小石子,‘易’就是双手互换,‘掌三易’它就是指“走游罡”。三人各三个石子握的变化为:“可握空,可握一石子,可握二石子,可握三石子”三人掌三的变化总数是六十四组,即六十四卦的三才定位数组,《周易.说卦》“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”。
总之,《周易》名称内涵丰富,与《周易》作为弥纶天地之学实为相配。
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也“离中国不远”。“尤甚使人惊异的,是《大学》之三纲领、八条目,竟与《精神现象学》的阶段行程处处相合”。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来自我国古老的《易经》,可惜他建立的是个封闭的体系,正如1961年李景春先生质疑冯友兰先生时所说的:“《周易》绝不是有如黑格尔所建立的封闭的体系,它是开放的体系,是开放的辩证法宇宙论。”周易内容
《易经》由本文的“经”和解说的“传”构成。“经”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(即卦画)的卦组成,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、卦名、卦辞、爻题、爻辞组成。 此外,传本易还有彖辞、象辞、小象,为孔子著《十翼》时所加,为儒家借助易象阐述其思想的产物,属易传部分曾单独成章。自东汉郑玄起“合《彖》、《象》于经”,魏时王弼将《彖传》、《象传》移居各卦,《文言传》移居乾坤,至南宋朱熹等再次《经》《传》分离,故传本存在两种体例。
1.爻,卦画的基本单位为“爻”,爻分奇画与偶画,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“—”,俗称“阳爻”;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“–”,俗称“阴爻”。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,总共有六爻,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,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。按易天地人三才观,初、二爻代表地,奇画为刚偶画为柔,三、四爻代表人,奇画为义偶画为仁,五、上爻代表天,奇画为阳偶画为阴[1] 。所以用“阳爻”“阴爻”称谓奇画与偶画,是泛阴阳论的表现。
2.卦画(卦的符号),即由六条“—”“–”奇偶画爻组成。
3.卦名,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,如“坤”“复”“既济”等。
4.卦辞,在卦名后,对六爻的综合总结,如“元亨利贞”,“同人于野,亨。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”等。
5.爻题,即爻位名称,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,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,分别为初(即一)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(即六)。“—”为九,“–”为六。如“初六”“九三”“六五”“上九”等。
6.爻辞,指单条爻的说明、描述文辞,一卦有六爻,故共有六条爻辞,如“九二,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”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、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、相互作用,表示不同时间、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,以构成完整的发展、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—卦辞。
7.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,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:“八卦成列,像在其中矣;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”[2] 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,四、五、上为(上卦)或“外卦”,初、二、三为“下卦”或“内卦”。如“复”卦,上“地”下“震”,内“震”外“地”,“谦”卦为“坤”上“艮”下,内“艮”外“坤”。“经”部分,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名、卦象与卦、爻辞。
《周易》的“阴”、“阳”,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,即用“- -”与“––”表示。古人“取类比象”,用阴阳范畴来归纳刚柔、仁义、寒暑、日月、男女、昼夜、奇偶等众多概念,正所谓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
在“阴”与“阳”观念得以确立的基础上,圣人取法天、地、人三才画卦,每卦三爻,称经卦。由于“天道”特性为阴与阳,“地道”特性为柔和刚,人道特性为仁与义。三才中每“才”便有两种变化可能,三才排列组合最多形式为八种,圣人依此取象创立了八卦,也称八经卦,皆为三爻卦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爻,交也”;王弼云:“夫爻者何也?言乎变者也”。“爻”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。八经卦名称为: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。《说卦传》概括八卦的性质是:“乾,健也;坤,顺也;震,动也;巽,入也;坎,陷也;离,丽也;艮,止也;兑,说也。”八卦乾、坤,震、巽,坎、离,艮、兑除取法物象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等之外,还取法人伦,分别代表父、母,长男、长女,次男、次女,少男、少女等。
圣人又将“八卦”两两相重,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画卦,即“六十四卦”(也称“别卦”),每卦中的两个经卦符号,居下者称为“下卦”(也称“内卦”,《左传》称“贞卦”),居上者称为“上卦”(也称“外卦”,《左传》称“悔卦”)。“六十四卦”每卦皆有六爻卦。孔子作《易》后,“- -(阴爻)”,以“六”表示;“—”(阳爻)”,以“九”表示。此时六爻的八卦——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按着《说卦传》“八卦相错”的说法,乾、坤、坎、离称为“错卦”,震与艮,巽与兑属于“相错卦”(来知德说“因八卦相错故六爻亦相错”),以突出其间矛盾、对立的属性。
六爻的位置称作“爻位”,自下而上分别为“初”、“二”、“三”、“四”、“五”、“上”。如《蒙卦》(下坎上艮)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“初六”、“九二”、“六三”、“六四”、“六五”、“上九”。
经文卦、爻辞,即系于卦画下的文辞,其中一卦一名,卦辞为每卦一则,总彖全卦卦意;爻辞每爻一则,分述各爻爻义。《周易》共有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,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(由于《乾》《坤》两卦各有“用九”和“用六”的文辞,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,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)。周易演变
先天八卦:源自《说卦第二章》:“天地定位,山泽通气,雷风相薄,水火不相射,八卦相错。”按乾坤、兑艮、离坎、震巽相错排列,所谓“乾坤纵而六子横”。
后天八卦:亦称文王八卦,其出现远比先天八卦早。
后天八卦源自《说卦第五章》:“帝出乎震,齐乎巽,相见乎离。致役乎坤,说言乎兑,战乎乾,劳乎坎,成言乎艮。”所谓“震兑横六卦纵”。周易六十四卦歌诀
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多种(如“今传本”卦序、京房易传的八宫卦序、邵氏易卦序、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卦序等)。
理学家朱熹
朱熹《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》(今传本):
乾坤屯蒙需讼师,比小畜兮履泰否;
同人大有谦豫随,蛊临观兮噬嗑贲;
剥复无妄大畜颐,大过坎离三十备。
咸恒遁兮及大壮,晋与明夷家人睽;
蹇解损益夬姤萃,升困井革鼎震继;
艮渐归妹丰旅巽,兑涣节兮中孚至;
小过既济兼未济,是为下经三十四。八卦歌诀:
乾三连,坤六断,震仰盂,艮覆碗,离中虚,坎中满,兑上缺,巽下断。
八卦代数:
乾一,兑二,离三,震四,巽五,坎六,艮七,坤八。
八卦五行:
乾、兑(金);震、巽(木);坤、艮(土);离(火);坎(水)。
八卦生克:
乾、兑(金)生坎(水),坎(水)生震、巽(木),震、巽(木)生离(火),离(火)生坤、艮(土),坤、艮(土)生乾、兑(金)。
乾、兑(金)克震、巽(木),震、巽(木)克坤、艮(土),坤、艮(土)克坎(水),坎(水)克离(火),离(火)克乾、兑(金)。
八卦旺衰:
乾、兑旺于秋,衰于冬;震、巽旺于春,衰于夏;
坤、艮旺于四季,衰于秋;离旺于夏,衰于四季;
坎旺于冬,衰于春.(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)周易原理
《易经》是中国哲学的根源,是伏羲氏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长期观察的结果。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,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,由此而生两仪,两仪再变生四象,四象演化为八卦。再经虞舜、周文王、周公、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,使得蕴藏无限的易经,后人可以一登堂奥,一窥天地之妙。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,从中温故知新,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,掌握心念行为,一一复归于礼,自可趋吉避凶,“睿作圣”。
原理包括成书原理和衍卦原理。
成书原理:《周礼·大卜》载:大卜“掌三易之法:一曰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其经卦皆八,其别皆六十有四。”说明在夏朝以前大易已经完成了重卦工作,六十四卦绝不是原有的八卦加上五十六卦凑足六十四个数的结果,是由八经卦两两直接相重而来。八卦重卦生成六十四卦的原理就是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两仪生成模式,也就是西方斯比赛尔、莱布尼茨所说的“二进制”。三画经卦重为六画别卦,“三才”相重为“六”,每才都自含阴阳,这样“六者”以自身各有两种变化可能排列组合,变化的结果最多只能是六十四种,即重为六十四卦。圣人把“天之道”和“民之故”传输在六十四卦中,便形成了卦、爻辞,金景芳先生把此比作向电脑里输信息。
衍卦原理:就是大衍筮法。孔子强调:要由蓍“达乎数”,再由“数达乎德”,否则就是“史”和“巫”的水平。君子要“与史巫同途而殊归”。此“德”当为周室之德,也就是孔子损益的由虞舜而来的德道。周易的影响
《易经》本是卜筮之书,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,逐步发展、嬗变为德道之学。《易经》的影响遍及哲学、美学、宗教、医学、天文、算术、数码科技、国学、音乐、艺术、物理学、军事、武术和堪舆等各个学科。《四库全书·总目·经部·易类一》说:“易道广大,无所不包,旁及天文、地理、乐律、兵法、韵学、算术,以逮方外之炉火,皆可援《易》以为说。”《易传》“使《周易》的哲学成分进一步地纯化”。《易经》以其“广大悉备”的阴阳、三才观、“继善成性”的人性论和“否终则倾”“物极必反”的辩证法思想,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哲学史、思想史上特有的无可取代的崇高地位,铸就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脉。《易经》的“五圣同揆说”、“易宗说”和“德道说”是易学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《周易》从十七世纪开始,《易经》也被介绍到西方,并作为变化的哲学运用于现实生活。《易经》的太极、理、气思想,人道、人文精神,为西方所普遍接受。“卦有大小”、“阴阳相倚”的易图算数启迪欧洲发明了“二进制”数学。素有“国王数学家”之称的法国大传教士白晋和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把世界的“科学始祖”的美名送给了中国的伏羲,尊称孔夫子为中国“哲圣孔子”。
《易经》的人文、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。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。
《论语·述而》篇孔子云:「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孔子学易至于“韦编三绝”,积功力久,发此感慨,再给我数年,对易研究更加深透,可以减少大的过失。学《周易》贵在能「知几」,“几者”念头起动几微之间,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。学《周易》可以趋吉避凶,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,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,让灭祸消弭于无形,自然能趋吉避凶,远离大灾大祸。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,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。
《周易》历经数千年之沧桑,已成为汉族文化之根。易道讲究阴阳互应、刚柔相济,提倡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。在五千年文明史上,汉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,多逢畏难而不倾,独能遇衰而复振,不断地发展壮大,根源一脉传至今,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,不是求助于偶像,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,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,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,有备无患,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,改造社会,推动社会不断向前。《周易》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,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、决策国家大事、反映当前现象,上测天,下测地,中测人事。然而《周易》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,其实《周易》囊括了天文,地理,军事,科学,文学,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。只要能读懂《周易》,无论是哪一行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。应该说《周易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,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占测算命,哲学,科学,或文化了。
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始人、荣誉会长和美国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进一步指出:《易经》“即使卜筮的作用已经消失,易的体系作为宇宙变化的知识体系或作为行为的价值体系,仍是有实质性质的。周易的价值
“东方古文化”是以中国为发源地,流传及盛行于东南亚国家,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,它是经久不衰的一种古文化,已经历上下五千年,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,不但是哲学思想体系,也包含科学体系。
周易
《易经》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孔子就说过人们“日用而不知”。《周易》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。它的内容极其丰富,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无论孔孟之道,老庄学说,还是《孙子兵法》,抑或是《黄帝内经》,《神龙易学》,无不和《易经》有着密切的联系。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:“不知易不可为宰相;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。”易,变也!各种病不了解病根变化如何了解医治之法?《黄帝内经》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,解决了大易“医病”的问题;思孟学派的《五行》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,解决了大易“医人”的问题。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:没有《易经》就没有中国的文明。大易医国、医人、医病。
儒家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为《五经》。“经”是后世为了尊称这些书,才加上的称呼,原来《五经》只称为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,按郭店简《六德》和《语丛一》篇的出土证明:“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经并称,并非孤证,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”。先秦因孔子“老而好易”,导致了“用《易》居前”之“六经”次序的出现[21] 。《易经》为(易,诗,书,礼,乐,春秋)群经之首。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,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。
《周易》研究被称为“易学”,是一门高深的学问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记载:“孔子读易,纬编三绝,而为之传。”上下五千年,《易经》代代相传,释家林立。许多学者皓首穷经,考证训诂,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,蔚为大观。有关周易的管理思想
易学管理思想也比较丰富,易讲“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”、讲“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”。“援《易》以为说”,乾泉先生认为,《周易》的核心讲“三易”,即“简易”、“不易”、“变易”。而这三者也正好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,又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。
一、简易
简单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方向。管理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、普及化,是“简易”的路径。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、基因代谢规律、基因进化规律,才有可能实现“简单化”。而《易经》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模型,可供借鉴,乾泉教授的《全息系统管理理论模型》就是“管理简单化”成功的探索。
二、不易
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,其产生、发展、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,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因密码DNA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。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,包括城市、政党、政府、企业、团队、产业、市场等所有组织系统,构成其生命系统的基因密码、DNA结构和基本代谢规律,是二十一世纪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。而易学的“阴阳、太极、五行、八卦、河图、洛书、64卦”等准数学模型,为研究系统组织基因的DNA密码、结构和代谢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。乾泉教授的《全息组织系统DNA模型理论》就是在《易经》“不易”思想的基础上,结合世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《生命科学》、《系统科学》等最新成果,探索社会组织系统的全息DNA密码及结构排列规律,是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适性规律。
三、变易
不变是相对的,变化是绝对的,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。变化就是变易,“变易”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,《易经》的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、“彖传”、“象传”、“文言”等,核心思想讲述的事物发展、变化的基本规律。《易经》以“全息”、“系统”、“变易”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,为我们提供了“变易”的类数学模型;为我们研究企业、团队等组织系统的生命周期,组织DNA代谢、遗传变易和生存竞争,如何更好地把握变革管理,提供了科学的路径。乾泉教授的《全息组织变革理论》就是在《易经》“变易”思想的基础上,结合《生命科学》、《系统科学》、《人类学》、《社会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信息学》、《哲学》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,探索社会组织系统的全息变革管理规律。《易经》原理贯穿天、地、人三才之道,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、人生和社会规律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。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,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,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。周易与奇门遁甲
奇门遁甲源自周易,属于周易学的一部分。
从预测的事情来看,周易预测主要包括算命(预测人的命运),测事(就事论事),看风水(阴阳宅风水)这三个方面。
从预测学的高低层次来分,又可以分为初级预测学,中级预测学,高级预测学这三个层次。
其中太乙,奇门遁甲,六壬被称为周易三式绝学,属最高层次的预测学,也是帝王之学。预测的准确率比较高,预测的范围也比较广,像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情,都可以通过这几种预测学来预测,也是最难学的几种预测学。由于难学所以现在会的并不多,一般能掌握其中的一种就不错了。
四柱 ,八字,梅花,六爻,面相,紫徽斗数,属中等层次的预测学。这几种相对比较好学。但是一般在每个地区能用这几种方法为人算命的也不多,能找出一两个就算不错了。其中四柱八字,面相,以预测人的命运为主。六爻,梅花主要是就事论事。
像属相,手相,姓名学,称骨算命之类的层次比较低,预测的准确率也不高,属最低层次的预测学。但是由于这几种低层次的预测学比较好学,也是当今社会上的主流算命方法。比如说看手相,用属相算命,测字,姓名算命之类的。层次都比较低。
奇门遁甲有帝王之术的称号,是周易的高层次预测学,为周易三式绝学之一。奇门遁甲的内容离不开周易,但却脱离了周易,比如奇门遁甲的八门,九星,八神,奇门九宫格,天盘,地盘等等都脱离了周易,是新的预测体系内容。
- 咨询联系
-
- 王兴兵师傅 微信二维码
-
- 近期评论
- 易宇奇门APP奇门遁甲手机排盘软件》 发表在《
- 终于解封可以发货了》 发表在《
- 二〇二二年奇门遁甲指导班》 发表在《
- 二〇二二年奇门遁甲指导班》 发表在《
- 二〇二二年奇门遁甲指导班》 发表在《
- 刻家奇门简介》 发表在《
- 易宇奇门APP奇门遁甲手机排盘软件》 发表在《
- 易宇奇门APP奇门遁甲手机排盘软件》 发表在《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